
0人評分過此書
「我始終認為,社會科學家最重要的職責是通過創造和傳播知識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觀念。中國必須堅持正確的理念並繼續在自由化的軌道上前進。」—張維迎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計劃經濟的理念確立了中央計劃體制,卻把國民經濟拖入崩潰的邊緣。七十年代末,鄧小平的理念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旅程,並從中取得巨大成就。無可否認,在經濟發展上,中國只用了數十年的時間便能與西方發達國家媲美。
有兩個觀點可用來解釋這一成就,前者是中國模式論;後者是普世模式論。而在西方人看來,中國模式論實際上即是國家資本主義,與市場經濟不相容。在這,如何解讀成就的背後原因將至關重要,因為中國未來的道路該如何走,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相信哪一種解釋。
張維迎以見解獨特的研究見長。本書集合了他多年來對中國經濟的研究心得,共分為四部分,主要透過講述理念、法治和自由的重要性,呈現出國家的成功取決於領導人的改革理念,並指出政府、資本家、企業家等須各司其職才能令國家進步和持續創新。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計劃經濟的理念確立了中央計劃體制,卻把國民經濟拖入崩潰的邊緣。七十年代末,鄧小平的理念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旅程,並從中取得巨大成就。無可否認,在經濟發展上,中國只用了數十年的時間便能與西方發達國家媲美。
有兩個觀點可用來解釋這一成就,前者是中國模式論;後者是普世模式論。而在西方人看來,中國模式論實際上即是國家資本主義,與市場經濟不相容。在這,如何解讀成就的背後原因將至關重要,因為中國未來的道路該如何走,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相信哪一種解釋。
張維迎以見解獨特的研究見長。本書集合了他多年來對中國經濟的研究心得,共分為四部分,主要透過講述理念、法治和自由的重要性,呈現出國家的成功取決於領導人的改革理念,並指出政府、資本家、企業家等須各司其職才能令國家進步和持續創新。
- 序言
- 作者簡介
-
第一編 理念的力量
-
1 人類為什麼犯錯誤?
-
2 經濟學中的利益和理念
-
3 既得利益者是否能變成改革者?
-
4 不要用強盜邏輯思考國際關係
-
5 中國人的怨恨情結
-
6 語言腐敗的危害
-
7 公開說謊話,私下吐真言
-
8 真誠幻覺
-
9 真君子與偽君子
-
10 不可高估理性的力量
-
-
第二編 中國改革的理念與領導力
-
11 中國經濟改革的演進特徵
-
12 知不知,小平也
-
13 變革中的理念與領導力
-
14 知識分子可能持有愚蠢的理念
-
15 逆向淘汰的後果
-
16 改革,要從功利主義轉向權利優先
-
17 理解世界與中國經濟
-
-
第三編 市場中的企業家
-
18 什麼是好的市場理論?
-
19 新古典市場理論的八個悖論
-
20 市場失靈理論的謬誤
-
21 市場中的企業家和資本家
-
22 企業家與創新
-
23 知識的本質與企業家精神
-
24 市場的邏輯即君子之道
-
25 沒有企業家,就不可能有共同富裕
-
-
第四編 法治中國與個人自由
-
26 從特權到權利
-
27 天理與王法
-
28 市場、政府與法治
-
29 法治是保護權利,不是保護利益
-
30 反腐敗的兩難選擇
-
31 自由是一種責任
-
32 豬是如何被圈起來的?
-
33 慈善呼喚自由
-
34 經濟自由會導向政治自由嗎?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