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二十世紀以來,《詩經》白話譯註的發展十分繁榮,使得詩經學的園地,形成了一道獨特、亮眼的風景線。本書立足於詩經學史與學術史結合的視野,分別從白話文運動的推展、教育政策的興革及疑古思潮的轉變研究視角、解構經典地位、建構文學性質等方面,探析近代《詩經》白話譯註興起與開展的背景因素,及由此所形成的譯註表現;最後並以胡適的《詩經》新解為證,申論其中所顯現的學術意義。
- 自序
-
第一章緒論
-
一、研究緣起與目的
-
二、研究文獻的評述
-
三、研究方法與步驟
-
-
第二章白話文運動的推展與經典白話譯註
-
一、前言
-
二、晚清白話文運動與經典白話譯註──維新以保聖教、便幼學、便貧民
-
三、五四白話文運動與經典白話譯註──文學革命以重構經典
-
四、結語
-
-
第三章教育政策的興革與經典白話譯註
-
一、前言
-
二、清末十年的教育政策與經典白話譯註
-
三、民初十年的教育政策與經典白話譯註
-
四、結語
-
-
第四章疑古思潮轉變研究視角與《詩經》白話譯註
-
一、前言
-
二、五四──「從經學到文學」的確立
-
三、文學研究與《詩經》白話譯註的關係發展
-
四、結語
-
-
第五章疑古思潮解構經典地位與《詩經》白話譯註
-
一、前言
-
二、疑古思潮解構《詩經》的經典地位
-
三、解構經典地位的正作用力──譯註多闡發情詩或情思
-
四、解構經典地位的反作用力──譯註對舊說的承繼與修正
-
五、結語
-
-
第六章疑古思潮建構文學性質與《詩經》白話譯註
-
一、前言
-
二、以多元視角欣賞詩藝──對譯註內涵的影響
-
三、視《詩》為樂歌、歌謠──對譯註文體的影響
-
四、以諷誦涵詠體會詩意──對譯註方式的影響
-
五、結語
-
-
第七章胡適《詩經》新解對傳統的繼承與創新──以〈周南新解〉為論
-
一、前言
-
二、胡適新解《詩經》的理念
-
三、〈周南新解〉的注釋
-
四、〈周南新解〉的說解
-
五、結語
-
- 第八章結論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